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通过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构建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来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为区域研究的理论和实践创新带来了新机遇、新挑战和新愿景,我们应积极探索区域协调、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绿色和可持续等区域发展路径,通过区域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
为更好地服务于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和需求,促进区域研究创新发展,国际区域研究协会中国分会(RSA China Division)、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拟于2023年12月1-3日,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召开2023年国际区域研究协会中国分会年会。本次会议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和区域高质量发展”主题开展,主要关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国家区域战略、区域协调、空间治理、可持续发展、创新驱动、全球生产和金融网络重构、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等议题。诚挚邀请和热烈欢迎国内外学者共同交流区域研究的新理论、新方法与新技术,探讨区域研究的新机遇、新定位与新范式,共同促进区域研究的繁荣发展。
现将会议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基本信息
1.会议时间:2023年12月1-3日
(1)2023年12月1日:全天报到、注册、领取会议材料
(2)2023年12月2日上午:会议开幕式及大会主旨报告
(3)2023年12月2日下午:分会场报告及交流
(4)2023年12月3日上午:分会场报告及交流
(5)2023年12月3日下午:分会场报告及交流、会议闭幕式
2.会议注册地点与规模
会议注册与会场地点: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国际交流中心(京华苑大酒店),主会场及各分会场具体地址将于会前发布
规模:200人左右
二、会议主题和分会场设置
本次会议的主题为:中国式现代化和区域高质量发展
(1)大会特邀报告:
序号 |
报告人 |
报告题目 |
1 |
宋长青 |
区域发展研究中几个关键技术问题 |
2 |
刘卫东 |
中国模式:超越市场与政府之争的理论建构 |
3 |
贺灿飞 |
区域经济如何应对外部冲击? |
4 |
吴缚龙 |
中国城市发展与治理:国家企业家主义 |
5 |
徐江 |
动态博弈:政企关系如何塑造创新驱动的区域发展 |
6 |
何深静 |
粤港澳大湾区的跨境医疗与跨境流动 |
(2)分会场安排:
序号 |
分会场主题 |
召集人 |
1 |
韧性城市与低碳可持续发展 |
陈绍晴、房德琳、任宇飞 |
2 |
交通基础设施与城市发展 |
常征、吴淑萍、郑龙飞 |
3 |
交通强国与区域高质量发展 |
戴特奇、王姣娥、吴旗韬 |
4 |
区域公共服务配置与高质量发展 |
程杨、周佩玲 |
5 |
数字化转型与区域协同创新 |
朱华晟、曹贤忠、沈静、陈肖飞 |
6 |
新型城镇化与区域人口高质量发展 |
张华、刘涛、戚伟、汤爽爽 |
7 |
如何实现中国和非洲共同发展? |
高剑波、周亚滨、徐秀丽、舒展、郝睿 |
8 |
能源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
杨宇、杨德伟、马维兢 |
9 |
面向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
仝德、刘志 |
10 |
区域基础设施金融化与空间治理 |
姜炎鹏、张衔春、李禕 |
11 |
区域协同创新与区域一体化建设 |
范斐、覃雄合、王嵩 |
12 |
文化遗产与区域发展 |
周尚意、Gary Sigley、苏俊杰 |
13 |
国土空间治理与区域碳减排 |
黄志基、毛熙彦 、黄忠华 |
14 |
数字平台与区域发展 |
Robert Hassink、楚晗、Martin Kenney |
15 |
文化经济与区域发展 |
戴俊骋、袁振杰、许伟麟 |
16 |
产业转型升级与区域经济韧性 |
朱晟君、郭 琪、周沂、廖胜华 |
17 |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高质量发展 |
宋周莺、朱晟君、梁育填、潘峰华 |
18 |
区域治理创新与高质量发展 |
沈洁、张萌萌、钟璟霖 |
19 |
南亚与东南亚区域国别研究 |
葛岳静、梁育填、胡志丁、宋涛、黄宇 |
20 |
地缘政治与基础设施 |
安宁、胡志丁、王丰龙、王雨 |
21 |
新时代的住房租赁市场 |
陈杰、李玲、邓旷旷 |
22 |
区域网络重构的空间规划响应 |
赵渺希、钟韵、李迎成 |
23 |
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与文化融合 |
黄伟、严若谷、郑重 |
24 |
全球生产网络重构与区域发展 |
刘逸、吴頔、黄凯旋 |
三、会议组织机构
学术指导委员会:
傅伯杰、刘卫东、贺灿飞、宋长青、陈杰、何深静、田莉、王姣娥
大会主席:宋长青、贺灿飞
组委会委员:
陈明、陈雯、丁疆辉、董雪兵、杜宏茹、董冠鹏、樊杰、方创琳、方一平、傅十和、胡志丁、金凤君、梁育填、刘家明、刘彦随、刘云中、刘志高、骆华松、李志刚、苗长虹、孙伟、童昕、王琛、王伟光、韦素琼、吴旗韬、武廷海、肖 扬、杨宇、杨兆萍、曾刚、张虹鸥、张平宇、张文忠、赵大旋、周尚意、梁进社、吴殿廷、葛岳静、宋金平、张文新、高剑波、朱华晟、黄大全、Gary Sigley、朱青、蒋立红、苏筠、谢云、黄伟
秘书长:宋周莺、潘峰华、朱晟君
筹备工作组:
潘峰华、程杨、张华、戴特奇、马静、陶遂、张萌萌、蒋华雄、房德琳、陶卓霖、郑龙飞、周彬学、郑重、于婷婷、许伟麟、姜璐、蒙莎莎、林月
四、会议注册与缴费
1、会议注册事项
2023年10月20日:会议提交摘要截止日。请参会者将参会回执与论文摘要(见附件)于截止日前以电子邮件形式发送至会议邮箱:rsachina2023@163.com,会务组将在10月31日之前反馈是否接受摘要。
2023年11月15日:会议注册截止日,请参会者将参会回执(见附件),以电子邮件形式发送至会议邮箱:rsachina2023@163.com。
2、注册费用
2023年10月31日(含)之前:普通代表1500元/人;RSA中国分会会员1200元/人;学生代表800元/人。10月31日之后,1800元/人。上述费用含参会许可、会议资料、会议期间用餐等。会议期间住宿、交通等费用自理。
3、缴费方式
请参会者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缴纳注册费,并填写发票信息。本次会议统一提供电子发票,会议结束后,主办方将注册费电子发票发送至参会者邮箱。
五、住宿安排
会议协议宾馆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国际交流中心(珠海京华苑大酒店)和文华苑公寓,房间数量有限,有住宿需求请在参会回执中确认。宾馆房费请与您入住宾馆前台直接结算,发票由入住宾馆开具。
(1)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国际交流中心(珠海京华苑大酒店):
房 型 |
会议协议房价 |
豪华双人房/豪华大床房 |
358元/间 |
湖景大床房/行政双人房 |
388元/间 |
行政大床房 |
428元/间 |
(2) 文华苑公寓
房 型 |
会议协议房价 |
标准双人房/标准大床房 |
278元/间 |
备注:
1.以上商务优惠报价均包含税金和服务费,所有房费均含两份早餐。
2.早餐在各自住宿酒店餐厅用餐。
3.京华苑酒店联系电话:0756-2686999;文华苑公寓联系电话:0756-3689666
六、交通指引
1、飞机
珠海金湾机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
①公共交通:机场大巴唐邑酒店线由珠海机场站到北师大公交站,步行约5分钟至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全程约60分钟。
②打车:行程时长约55分钟,费用约为190元;
2、火车
(1)珠海站—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
①公共交通:31路公交车由青茂口岸总站至明珠商业广场站,同站换乘B9路由明珠商业广场站至长南迳古道北站,步行约5分钟至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全程约80分钟。
②打车:行程时长约30分钟,费用约为80元。
(2)珠海北站—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
①公共交通:72A路由城轨珠海北站至宁堂(南行)公交站,步行约7分钟至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全程约60分钟。
②打车:行程时长约20分钟,费用约为30元。
(3)珠海长隆站—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
①公共交通:14路公交车由城轨长隆站至湾仔沙站,同站换乘K3路由湾仔沙站至宁堂(南行)公交站,步行约7分钟至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全程约130分钟。
②打车:行程时长约46分钟,费用为120元。
七、联系方式
联系人:蒙莎莎 18810269658
林 月 18060610097
会议邮箱:rsachina2023@163.com
八、大会特邀报告人简介
1.宋长青
宋长青,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部长、教授,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政治地理与地缘关系专业委员会主任,孢粉学会、青藏高原研究会、土壤学会常务理事,《地理学报》《干旱区地理》《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中国地理科学)》副主编。曾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副主任、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与技术协会委员。主要从事地理学研究范式、地理学区域综合研究方法等领域的研究,担任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专题项目“人类活动影响与生存环境安全评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大数据的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判别方法研究”等国家重点科研项目负责人。已出版《地理学要义:陆地表层系统研究的思维基础》、《土壤科学30年:从经典到前沿》等专著,发表论文近200篇。宋长青教授近年来聚焦政治地理与地缘关系领域研究,积极推动地理学理论方法研究,提出地理复杂性概念,在地理区域综合研究取得系统成果。
2.刘卫东
刘卫东,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局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一带一路”战略研究中心主任。2011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兼任中国地理学会“一带一路”研究分会主任、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理事、Regional Studies Association理事。Area Development and Policy创刊主编,、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Eurasian Geography and Economics、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等期刊编委。Wiley-AAG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Geography总主编之一(负责经济地理与区域发展领域共7卷)。曾获第七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6年),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并获得“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2014年)。曾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5)、西部大开发突出贡献集体奖(2010)、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2009)等。长期从事经济全球化及区域发展研究。自2013年9月以来,一直从事“一带一路”研究,已经承担相关研究任务20余项。
3.贺灿飞
贺灿飞,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院长,北京大学-林肯研究院城市发展与土地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6),国家教材委员会下设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地理科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现为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地理学会副理事长,RSA中国分会理事长、IGU经济空间动态委员会执委;RSA研究委员会委员。曾为第四届全球经济地理大会组委会成员,第五届全球经济地理学大会顾问委员,世界银行顾问咨询专家。研究方向为经济地理学,研究领域包括产业经济地理、环境经济地理、演化经济地理以及城市与区域发展。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等、“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土资源部行业公益性课题、发改委地区司和基础设施司、世界银行、能源基金会等委托项目。任《地理研究》《地理科学》《世界地理研究》《城市与环境研究》副主编、Growth and Change的Co-editor, Urban Studies国际通讯编辑,为Economic Geography、Applied Geography、Eurasian Geography and Economics等10余个英文期刊编委。在国内外知名杂志发表学术论文近370余篇,其中国际期刊论文110多篇,出版研究生教材《高级经济地理学》以及经济地理系列著作《转型经济地理研究》《环境经济地理研究》《演化经济地理研究》《Industrial Geography in Contemporary China》等著作20余部(含合著)。曾获第三届全国优秀地理科技工作者奖、第九届全国青年地理科技奖、第六届教育部高等院校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等。研究成果获得中国地理学会2021年度“中国地理科学十大研究进展;连续于2015-2020年入选Elsevier 发布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社会科学),2021-2023(应用经济学)。
4.吴缚龙
吴缚龙博士是伦敦大学学院巴特利特规划讲座教授,获得南京大学学士、硕士学位和香港大学博士学位,曾在南安普顿大学和卡迪夫大学任教,于2016年获得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研究兴趣包括中国城市发展及其社会和可持续挑战。著有《为了增长而规划:中国的城市和区域规划》(2015)、《创造中国城市主义:城市革命和治理变革》(2022, 出版社免费下载: www.uclpress.co.uk/ChineseUrbanism)、与Roger Keil合编《郊区化之后:21世纪的城市化》(2022)。目前承担欧洲研究理事会的高级研究计划项目:重新思考中国的治理模式。
5.徐江
徐江,香港中文大学地理与资源管理学系系主任、教授,香港地理学会前任会长,香港和中国大陆城市政府政策顾问。先后荣获《国际城市规划》创刊40周年40篇“最具影响力学术文献”(2020),《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Planning Review》年度最佳论文奖(2014),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杰出研究奖(2008&2012)。2011年获得城市规划教育基金和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颁发的中国城市规划研究论文奖,2008年获得美国区域规划协会、林肯土地政策研究所颁发的研究论文奖。徐教授是中国城市与区域研究知名学者,擅长主持和开展中国城市与区域发展和规划领域的研究项目,研究成果发表于地理、规划和城市等领域的TOP期刊。徐教授的研究集中在批判性城市研究等领域,重点关注中国政府如何重塑其制度、话语权和实践以应对新的治理挑战。
6.何深静
何深静,香港大学城市规划及设计系教授、系主任,香港大学城市系统研究院(Urban Systems Institute)执行副院长、促进公平与福祉的社会基础设施实验室(Social Infrastructure for Equity and Well-being Lab)主任。2021年当选为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先后担任亚太住房研究网络(APNHR)主席、美国地理学家协会(AAG)中国组主席、国际区域研究协会(RSA)中国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城市研究网络(UCRN)共同主任、国际地理联合会(IGU)城市地理委员会指导委员、国际中国城市规划学会(IACP)指导委员、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等工作。研究兴趣集中在城市更新、城市治理、低收入住房、城乡移民、城乡融合、健康城市等方向,已发表中英文论文150余篇,英文专著、编著5本。根据Web of Science ESI指数,于2016-2021连续六年被列为顶尖百分之一学者(Top1% scholars),并于2015-2020连续六年被Elsevier出版集团评为高被引中国学者(社会科学类)。自2012年起担任国际知名期刊Urban Studies编辑、多个国际期刊编委,曾任Journal of Rural Studies副主编。
九、会议联络群
请各位参会者尽快加入2023年国际区域协会中国分会年会通知群。并在群内备注“所在单位+姓名”。
版权所有 © 国际区域研究协会中国分会 技术支持:鸿商网络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邮箱:china@regionalstudies.org
邮编:100101 电话:010 - 64889302
传真:010 - 64889302